创意

解读设计与符号

字号+ 作者/录入:3d3d 来源: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杭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2006-03-11 [在线反馈] 我要评论


摘要
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有策略,有表情的造形活动。
这些目的、策略与表情可以透过设计的文化符码来解读。设计行业从许多邻近学科、新兴学科吸收了创作的思想与技巧,这些也都是分析(当今)设计的重要观点。诸


摘要
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有策略,有表情的造形活动。 
这些目的、策略与表情可以透过设计的文化符码来解读。设计行业从许多邻近学科、新兴学科吸收了创作的思想与技巧,这些也都是分析(当今)设计的重要观点。诸如:艺术学、文学、符号学、传播学
关键字:设计、文化、符号
设计的文化基础
文化是什么?显然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我们从设计方面作一解析? 
  .文化指有关能显示设计特点的因素 
  .文化指因生活习惯,价值观而促成设计的成果(特别是在造形、 
    色彩、机能、语意等等能明显感觉出来的部分) 
  .文化指设计的思想层次,特别是指能指导、影响设计成果的一些 
    思想、概念或理念 
  .文化指不同团体或民族间设计品差异的解释成因 
  .文化指以消费者品味为中心的一些设计理念,并视这些理念(不 
    论是设计者主导或消费者主导)为一种动态因素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所谓的″文化″.
文化的第一个层次为形而上,这是指所谓的″道″,如道德   
经所称之道、儒家所谓的″仁″或西洋文化中的″形上学″等等.一 
般也可指文化理论或精神文化或所谓的深层结构,更明确的则指涉 
一个团体的价值观、宇宙观、哲学、思想史、思维方式、语言体系等 
等.
文化的第二个层次为形而中,这是指所谓的″制度″,如人 
们对一个团体的组织、习俗、政治(权力关系)、法律(权利关系) 
、形式的法则、生活方式的描述等等.或许我们可以称为生活文化.
文化的第三个层次为形而下,这是指所谓的″器物″,如人 
类藉由可观察的、具体的、实体的(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人类的各种 
欲望,而这些可观察的、具体的、实体的(物质的)东西如果被整体 
的描述出来就称为器物文化. 
设计与文化符码
一方面是理解设计创作的方法论,另一方面就是从文化符码解读(分析)设计品的方法论。那什么是文化符码?什么是设计的文化符码?文化符码指:每一种文化里都会发展出那一种文化里,特有一些价值观与文化习惯,这样的概念以语言来当作例子是最容易理解的。而设计的文化符码则指:在造形、设计领域里,因个别文化的价值观与文化习惯所形成的特定造形语言、造形文法,乃至造形上特定的象征意涵。如果我们了解了文化符码与设计的文化符码的意思以后,当然就会了解设计的文化符码,我们再看看文化符码这样的概念是怎么形成的,与后现代设计又有什么关系?文化符码的概念主要是意大利的语言学家:叶蔻(Eco,U )与法国的哲学家、文学家:罗兰.巴特(Barthes,R )等人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逐渐发展出来的。刚好这两位都算是从结构主义走向后结构主义 的学者,而且也都对设计作品常常发表评论。而后结构主义又是后现代思潮里非常重要的成份之一,所以,设计的文化符码这样的概念,大概在1990年代的国际设计界上,自然而然的就呼之欲出了。
符号与表达
文化符码思潮指后现代设计里的多元思想、信仰与力量,不只发生于建筑设计,更直接带动了艺术创作与各种设计领域,进入后现代情境 ,而工业设计也不例外。 文化符码思潮的多元思想以″形随情境″(form follow emotion )、″各自表述、各取所需″(double codding)这两句名言,表达的 最为清楚。
   ″形随情境″这句话显然是用来与″形随机能″打对台的,形随情境的意思是:设计品的外形应该要有脸、要有表情,不要一附不要脸、没表情的样子。设计的外形到底有什么脸?有什么表情?主要看设计者对设计品使用情境的理解而定;主要看设计者对预期的设计品所体的情感而定;主要看设计者期望赋予设计品哪些意义而定;主要看设计者期望赋予设计品哪些故事而定。
″各自表述、各取所需″这句话的意思就更复杂了。各自表述、各取所需的第一个意思是:所有的造形都是符号,而且每 一个造形的含意都会有不同的解读。所以,设计时要考虑到消费者对 造形的解读,而不是设计者规定造形怎么解读。这种情形,以每一种 色彩在各个不同文化里,都有不同的象征意含来看就很容易理解″各 自表述、各取所需″在产品设计里会有什么影响吧!各自表述、各取所需的第二个意思是:设计活动与造形活动是一种语 言模拟的活动,所以,一方面,造形活动与设计创意可以从语意、语 法、语用的角度衍生出来;另一方面,造形活动的重点不在于跟随机 能,而在于表达情感。各自表述、各取所需的第三个意思是:说消费者喜欢听的话,表达消 费者看得懂的表情。在这种观点下,文化符码(每个文化里对造形的 解读法则,以及每个文化里造形的象征意含)与多元的风土主义自然 而然成为后现代设计的重要议题。 文化符码思潮的多元思想,形成什么样子的信仰呢? 相对于现代设计运动里坚信″普同性的国际式样″,文化符码思潮的 多元思想,在产品设计专业上形成的″信仰″里,最重要的大概可分 成互有关连的三部份:其一是″地域性与国族特性兴起″;其二是″ 差异消费意识下的的特色追求″;其三是″善于沟通,表情十足才是 卖点″。当然,多元思潮本身的特点就是对″异己″的包容,所以后现代设计 风潮里也还是有后机能主义与极简派活动的舞台吧!
符号与应用
    目前符号学在工业设计领域中,最常被人所应用的是符号学理论中的语意层面,人们多将之用来作设计的表达,其作法有: 
a.美国俄亥俄大学工业设计系教授Reinhart Butter所提出: 
a-1. 建立产品的目标与特性。 
a-2. 确立产品预期的使用情境与文化情境。 
a-3. 列出所要的属性特征清单。 
a-4. 列出所要避免的属性特征清单。 
a-5. 将上述属性特征群化与排序。 
a-6. 寻找支持上述属性特征的造形语汇。 
a-7. 评价、选择与整合。 
a-8. 技术可行性的配合。 
  
b.德国司徒加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Klaus Lehmann 于1991年提 出产品或物品的语意上意义,有许多的造形原则与丰富的隐喻。 一般而言,概略分为五类: 
b-1.从可解读的机械原理取得意义的设计造形类别。 
b-2.从人或动物姿势象征符号取得语意的设计造形类别。 
b-3.从熟悉的抽象造形符号取得意义的设计造形类。 
b-4.从科技符号,从当时杰出模式取得意义的设计造形类。 
b-5.由于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流行使用的,利用风格上或历史上的隐喻,以回想我们的文化传统的设计造形类别。 
c.芬兰赫尔辛基艺术大学工业设计教授Krippondorf 的产品语境四大面向: 
c-1.使用脉络:吾人对产品认知,在使用上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基于 事实(人们探测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而设计则应支持人们所有的探测世界方式);另一个是基于基本心理观念(人们藉由暗喻与转喻而延伸人的认识能力于不易亲近的物体,进而操作物体)。设计的重点即在于″界面操作″的设计,而界面操作原由于人对物的使用动机,使用动机又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包括了:对物的操作、归属感、认同感、平衡、协调、一般审美判断;外在动机则为设计者对设计完成度的期望。产品语意学的使用脉络就是根据对产品的认知与行为动机,来解决产品的使用问题。 
c-2.语言脉络:即意象脉络或社会语言学脉络。 
c-3.根源派络:指探讨″物″在生产网络及消费网络中的角色与意义 并以此作为设计的重要资源。 
c-4.生态脉络:又包括环境差异的探讨、从″物″在生态系统内的角 色了解″物″的意义、人造物所衍生的生态系统。 
d.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贺德在其后期著作<<S∕Z>>里所提出五 
  类符码论与作者已死论(解读权在读者),其中认为″文本″( 
  context )是由五种符码系统(code)穿越一个语言空间而成,这 
  五种与符码系统乃是: 
        (1)疑问语码(符码系统)(hermeneutic code) 
        (2)动作语码(符码系统) (proairetic code) 
        (3)内涵语码(符码系统)(connotative code) 
        (4)象征语码(符码系统)(symbolic code) 
        (5)文化语码(符码系统)(culture code) 
  这在设计上,设计师的运用如下: 
d-1.疑问语码-营造产品所以引起消费者兴趣之语态。 
d-2.动作语码-在设计控制传达时最常用,设计师在操作面设定操作 
    语码,指引使用者整个操作流程、并案试着操作的形态。 
d-3.内涵语码-界定产品的意识型态,就产品在使用情境中以暗喻、 
    假借、模拟等手法表达所扮演的角色。 
d-4.象征语码-可采用相对组法或造形的相对手法,暗示该主题功能 
    的实质,并企图透过上述相对组法,形成整个产品的旨趣。 
d-5.文化语码-考虑该(特定)文化符码因素(特别是商品所要打入 
  的市场),融入在该(这样)社会、文化下所产生的符码,这是 
  较难,但是也是最值得开发的一部份。 
e.美国Cranbrook 工业设计系主任McCoy,M 以普同性设计与诠释性设计(Universalism; Iterpretive design)来区分符号学对设 计的不同影响,并主张从文化符码系统及人的心理情境来引发与决定产品设计的方向。并从符号学与沟通(传播学)指出这种诠释性设计的方法: 
e-1.人的使用习惯: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考量。 
e-2.人对产品的操作:产品如何操作使用。 
e-3.人的记忆:人对此产品觉得熟悉吗? 
e-4.物(产品)的存在环境背景:产品如何适应其所存在的周遭环境 
e-5.物(产品)的生产过程:考量产品如何生产。 
f.语意距离调查法(semiotics distance)。 
    语意距离调查法并不只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在视觉传达领域也 
    常应用。认为″众人″对物(产品)的感情可以藉由态度量表来 
    测量,这人对特定物(产品)的感情就是人对此特定物的语意反 
    应(或解读)。这样的语意距离调查可以概括出产品设计在发展 
    时造形的方向,使产品外形能较精确的表达″意义″,进而被规 
    划的目标市场接受。 
g.风格调查法。 
    风格调查法算是语意距离调查法与造形文法(shape grammar ) 
    、图像学(icongraphy)、艺术史的风格分析方法结合后进一步 
    发展出来的(萧坤安1995),其目的在分析既有的产品(特别是 
    历史上的产品:骨董桌椅)在人们心目中可接受的意象( image 
    ),找出这样的意象则称为此″物″的原型(prototype ),进 
    而供设计师创作时的参考,其方法如下: 
g-1.对针对产品的风格内容进行探讨 
g-2.将历史上的作品依造形的组件拆解。对产品的风格(造形特征) 
  的可拆解程度进行探讨。 
g-3.受测者(大众)对组件认知(认可、辨认)的范围与临界值的测 
  量。 
g-4.找出原型与原型的认可范围供产品设计师参考。 
    如果所测的是某历史文化下的产品,那么所找出的组件与原型, 
    基本上可以称为该文化下对该物的指称,这也正是该″物″的文 
    化造形符码系统(组件与组件接合关系)。
结论与建议
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将创意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根据设计意象对视觉元素进行挑选、变换、组合,将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关联、编码,使之形成特定的符号系统。我们期望去寻找被人类社会所共知的文化符码,因为它有着一种无限制的沟通能力,能为设计者提供丰富而又人性感知的设计源点。

参考文献
1)    杨裕富,1998,《设计的文化基础---设计˙符号˙沟通》,亚太出版社。
2)    陈慧,1998,《批评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艺
3)    (法)巴特,《符号学美学》(董学文、王葵译),1987年,辽宁人民出版社,
























  文  /  应放天 王雅晴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