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工业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融合(二)

字号+ 作者/录入:3d3d 来源:www.3d3d.cn 2006-02-08 [在线反馈] 我要评论

两个事物产生空当,就不能融合;事物间接触面过窄,融合的效果就不佳;如果事物相互渗透、交叉就会合成一体,同样设计师与工程师的融合应是双方交融的。一方面要求设计师在技术问题上与工程师应有同等的理解力,另

   两个事物产生空当,就不能融合;事物间接触面过窄,融合的效果就不佳;如果事物相互渗透、交叉就会合成一体,同样设计师与工程师的融合应是双方交融的。一方面要求设计师在技术问题上与工程师应有同等的理解力,另一方面工程师在考虑技术如何满足形态方面也应具有相应的美的评价能力。心理感受问题有时不能通过确定形式(图纸、效果图、模型等)表达的。往往只能通过意会的方式来理解。这时工程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不然,两者同样沟通受阻,致使设计支离破碎,达不到完美的有机统一。比如,相同的结构,于体量的不同,其视觉感受各异,1米直径的球体与十几米直径的大球在感觉上是完全不同的;固定汽车侧窗橡胶条的宽与窄同样会产生精巧和笨拙的感受;1毫米厚的钢板与3毫米厚的钢板所压制出来的折线的钝锐,给人的印象也是有区别的。因此,工程师在考虑结构的强度或刚性时,要有能力把握因量变而造成不同的审美感觉;要在设计师所规定的允许变化的范围内去主动地把握更加理想的尺度,这样才能实现设计向技术的有机转化。由此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设计教育应跳出工业设计专业的范围,从人类物化活动的全过程去考察。研究设计教育问题,应该实行全民设计教育,单*工业设计师不是最明智的办法。 

    产品开发设计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可以从需要的角度人手,也可以从技术的角度人手。设计师对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得过于浅薄,就等于舍弃了从技术方面人手的机会。然而。人社会往往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应用而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从技术的角度入手往往更具有现实意义,它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去满足新的需求,利用现成的技术去寻找适合的领域,对跟前技术进行调整去挖据需求的可能,这些恰恰是解决短、频、快、投资少效益高的好途径。比如,设计师所在单位是一个仅有手工铆焊能力的加工厂,能否可以根据类似艺人特点的能工巧匠来设计出介乎流水线和工艺品之间批量不算太大的产品?并且要规定出哪些部分为手工制作,哪些部分归机械加工,然后由工程师分门别类地进行具体的量的设计(如游乐设备等)。这是工业设计自觉调整产业结构,主动寻找需求与技术层次的对应关系,揭下唯高技术才能很好满足需求面纱的机制所在。因此设计师根据所在单位的技术情况完全可以帮助企业开发出更多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如果设计师对技术问题不敏感、麻木,那么这种损失是十分可借的。所以,设计师与工程师的融合又表现为设计师要主动地与工程师沟通,积极地调动工程师的技术潜能。.设计师与工程师在技术深度上的区别,只是前者着重于定性分析,后者在于掌握量的分寸,前者有不确定性,后者是确定的。 

    现代设计是一项群体活动,尤其对系统设计而言,更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哪怕是方案设计也是由多种人才、多个部门相互合作完成的。如果说设计师在总体设计上起到建立最 初的设想时,所涉及到的知识领域也是相当广泛的,仅在技术的设想和控制上几乎就要承担总工程师或总设计师的职责,这样更要求其知识面要有相应的广度和深度。不然,其设想离开科学和技术的支撑只能去碰运气。所以设计师相应的知识深度是与其他专业人员沟通的前提和条件。 

    设计师与工程师融合的质量,取决于两者对相关知识理解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设计师或工程师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有较大的区别,有的工程师知识面比较宽,对人文方面的知识有相当的见解,有的就是人们常夸的"多面手",这种人才往往承担着部分或大部分设计师的职责,设计师与他们沟通就非常容易,一点就破。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需要设计师对技术问题进行过多的考虑。相反,设计师在技术问题上必须给予确切的规定。由于我国现有的教育问题和长期以来加工型企业的机制影响,大部分工程师知识面狭窄,专业性过强,因此,要求设计师对相关技术问题要掌握到一定的深度,主动有效地与工程师融合。 

    总之,融合是有条件的,与3岁的娃娃谈诗论词是不会沟通的,这个条件就是两者相同的理解力--双方对象性知识领域的涉及程度。设计师与工程师的融合常常表现为技术和审美的交*,设计师与其他人员的融合同样也表现为相对应的知识的理解。因此,设计师在日常设计活动中要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相应的知识深度来创造可行的设计课题 

  文  /  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